

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
1.适用范围
本方法适用于食品中亚硫酸盐残留量的测定。
第一部分:盐酸副玫瑰苯胺法
2.原理概要
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,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,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。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1mg/kg。
3.主要仪器和试剂
3.1.主要试剂
氨基磺酸铵溶液(12g/L)、碘溶液[c(1/2I2)=0.1mol/L]。
四氯汞钠吸收液:称取13.6g氯化高汞及6.0g氯化钠,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,放置过夜,过滤后备用。
甲醛溶液(2g/L):吸取0.55mL无聚合沉淀的甲醛(36%),加水稀释至100mL。
淀粉指示液:称取1g可溶性淀粉,用少许水调成糊状,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,随加随搅拌,煮沸,放冷备用,此溶液临用时现配。
亚铁氰化钾溶液:称取10.6g亚铁氰化钾[K4Fe(CN)6·3H2O],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。
乙酸锌溶液:称取22g乙酸锌[Zn(CH3COO)2·2H2O]溶于少量水中,加入3mL冰乙酸,加水稀释至100mL。
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:称取0.1g盐酸副玫瑰苯胺(C19H18N2Cl·4HO;)加少量水研磨使溶解并稀释至100mL。取出20mL,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盐酸(1+1),充分摇匀后使溶液由红变黄,如不变黄再滴加少量盐酸至出现黄色,再定容。 2
盐酸副玫瑰苯胺的精制方法:称取20g盐酸副玫瑰苯胺于400mL水中,用50mL盐酸(1+5)酸化,搅拌,加4~5g活性炭,煮沸2min。将混合物倒入大漏斗中,过滤(用保温漏斗)。滤液放置过夜,出现结晶,然后再用布氏漏斗抽滤,将结晶再悬浮于1000mL乙醚-乙醇(10:1)的混合液中,振摇3~5min,以布氏漏斗抽滤,再用乙醚反复洗涤至醚层不带色为止,于硫酸中干燥,研细后贮于棕色瓶中保存。
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[c(Na2S2O3·5H2O)=0.1mol/L]。
二氧化硫标准溶液:称取0.5g亚硫酸氢钠,溶于200mL四氯汞钠吸收液中,放置过夜,上清液用定量滤纸过滤。吸取10.0mL亚硫酸氢钠-四氯汞钠溶液于250mL碘量瓶中,加100mL水,准确加入20.00mL碘溶液(0.1mol/L),5mL冰乙酸,摇匀,放置于暗处2min后迅速以硫代硫酸钠(0.1mol/L)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,加0.5mL淀粉指示液,继续滴至无色。另取100mL水,准确加入碘溶液20.0mL(0.1mol/L)、5mL冰乙酸,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。计算:
式中:X1——二氧化硫标准溶液浓度,mg/mL;
V1——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,mL;
V2——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,mL;
c——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,mol/L;
32.03——与每毫升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,mg。
二氧化硫使用液:临用前将二氧化硫标准溶液以四氯汞钠吸收液稀释成每毫升相当于2μg二氧化硫。
氢氧化钠溶液(20g/L)、硫酸(1+71)。
3.2.仪器
分光光度计。
4.过程简述
4.1.样品处理
水溶性固体样品如白砂糖等可称取约10.00g均匀样品(样品量可视含量高低而定),以少量水溶解,置于100mL容量瓶中,加入4mL氢氧化钠溶液(20g/L),5min后加入4mL硫酸(1+71),然后加入20mL四氯汞钠吸收液,以水稀释至刻度。
其他固体样品如饼干、粉丝等可称取5.0~10.0g研磨均匀的样品,以少量水湿润并移入100mL容量瓶中,然后加入20mL四氯汞钠吸收液,浸泡4h以上,若上层溶液不澄清可加入亚铁氰化钾溶液及乙酸锌溶液各2.5mL,最后用水稀释至100mL刻度,过滤后备用。
液体样品如葡萄酒等可直接吸取5.0~10.0mL样品,置于100mL容量瓶中,以少量水稀释,加20mL四氯汞钠吸收液,摇匀,最后加水至刻度,混匀,必要时过滤备用。
4.2.测定
吸取0.50~5.0mL上述样品处理液于25mL带塞比色管中。另吸取0、0.20、0.40、0.60、0.80、1.00、1.50、2.00mL二氧化硫标准使用液,分别置于25mL带塞比色管中。于样品及标准管中各加入四氯汞钠吸收液至10mL,然后再加入1mL氨基磺酸铵溶液(12g/L)、1mL甲醛溶液(2g/L)及1mL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,摇匀,放置20min。用1cm比色杯,以零管调节零点,于波长550nm处测吸光度,绘制标准曲线比较。
式中:X2——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,g/kg; m1——样品质量,g;
A1——测定用样液中二氧化硫的含量,μg;V3——测定用样液的体积,mL。
结果的表述:报告算术均值的3位有效数字。
4.4.允许差:
相对偏差≤10%。
第二部分:蒸馏法
5.原理概要
在密闭容器中对样品进行酸化并加热蒸馏,以释放出其中的二氧化硫,释放物用乙酸铅溶液吸收。吸收后用浓盐酸酸化,再以碘标准溶液滴定,根据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量计算出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。本法适用于色酒及葡萄糖糖浆、果脯。
6.主要仪器和试剂
6.1.主要试剂
盐酸(1+1):浓盐酸用水稀释1倍。
乙酸铅溶液(20g/L):称取2g乙酸铅,溶于少量水中并稀释至100mL。
碘标准溶液[c(1/2I2=0.01mol/L)]:将碘标准溶液(0.1mol/L)稀释10倍。
淀粉指示液(10g/L):称取1g可溶性淀粉,用少许水调成糊状,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,随加随搅拌,煮沸2min,放冷,备用,此溶液应临用时新制。
6.2.仪器
全玻璃蒸馏器、碘量瓶。
7.过程简述
7.1.样品处理
固体样品用刀切或剪刀剪成碎末后混匀,称取约5.00g均匀样品。液体样品可直接吸取5.0~10.0mL样品,置于500mL圆底蒸馏烧瓶中。
7.2.测定
7.2.1.蒸馏:将称好的样品置入圆底蒸馏烧瓶中,加入250mL水,装上冷凝装置,冷凝管下端应插入碘量瓶中的25mL乙酸铅(20g/L)吸收液中,然后在蒸馏瓶中加入10mL盐酸(1+1),立即盖塞,加热蒸馏。当蒸馏液约200mL时,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面,再蒸馏1min。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插入乙酸铅溶液的装置部分。在检测样品的同时要做空白试验。
7.2.2.滴定:向取下的碘量瓶中依次加入10mL浓盐酸、1mL淀粉指示液(10g/L)。摇匀之后用碘标准滴定溶液(0.01mol/L)滴定至变蓝且在30s内不褪色为止。
式中:X3——样品中的二氧化硫总含量,g/kg;
A2——滴定样品所用碘标准滴定溶液(0.01mol/L)的体积,mL;
B——滴定试剂空白所用碘标准滴定溶液(0.01mol/L)的体积,mL;
m2——样品质量,g;
0.032—与1mL碘溶液[c(1/2I2)=1.000mol/L]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,g。
内容仅供参考